新闻动态

让文学的百合花开在扶贫攻坚的土地上

——“村暖花开·三村采风团”走进甘肃临洮
来源:中国作家网作者:周茉时间:2019-06-10


座谈会

 5月30日至6月5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五期“村暖花开”作家助力精准扶贫公益项目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了解临洮县脱贫攻坚成就,以文学的力量助力当地扶贫工作,为实现脱贫目标提供文化支持。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鲍坚,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陈遥,《民族文学》副主编陈亚军,作家李战吉、弋舟、云舒、敏洮舟等参加此次活动。

 临洮县是黄河古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古称狄道,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六盘山片区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主办方表示,举办此次活动,让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深入扶贫一线,体验乡村旅游,考察富民产业,感受风土人情等实地走访,书写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追赶超越的生动篇章和感人故事,挖掘脱贫事迹,传播陇中人文,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强劲动力。

 31日上午座谈会上,临洮县委副书记岳中平介绍了临洮县脱贫攻坚情况。近年来,临洮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紧紧围绕2019年脱贫摘帽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任务,紧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映菊介绍说,临洮县采用党建促脱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改革助力脱贫、教育主推精准扶贫等模式开展扶贫工作。截止2018年底,全县退出贫困村61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79万人,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0.62万人减少到2.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73%下降到5.8%。

活动首日,陈亚军为临洮县学生及文学爱好者带来了《嗅出思想性的散文》的文学讲座。她谈到,“好的作品能够产生思想,储存思想。而思想的生长正来源于你所踏足与生存的土地,它为作品的历史性与丰富性提供了无限可能。”临洮县是能激发创作的地方。这里是多民族聚集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身就是写作的富矿,扶贫攻坚中鲜活感人的事例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深入生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吸吮营养,临摹热土,用文学妙笔将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地域、每一段历程载入人文史册。

采风团与育牛产业负责人交流

采风团深入当地农户家庭

采风团倾听并记录农户脱贫故事

深度考察扶贫攻坚,体验全领域产业链效应

 2016年以来,临洮县坚持把培育富民增收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走出一条“政府+金融+企业+合作组织+贫困户+保险”的“六位一体”育牛产业扶贫路子,不断提高全县畜草产业发展水平,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作家们实地走访“六位一体”扶贫模式,参观了饲养肉牛的棚户,了解牛产业运营模式与收益情况。大家普遍感到,对农户来说,物质收入不仅意味着生活上的幸福感,更为他们带来了劳动所得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产业扶贫是临洮县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紧盯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全面加快马铃薯、畜草、蔬菜、中药材、牛羊、花木、劳务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特色产业促农增收效果日趋明显。作家们来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先后参观了果蔬种植基地、湖羊培育基地,深入了解扶贫攻坚的产业集群布局。作家云舒说,产业园区集科技示范区、休闲观光区、农业生产区于一体,在打造人文环境同时充分发挥了经济链条效应。

 活动期间采风团先后分组前往洮阳镇老庄村、新添镇三十墩村、曹家坪牡丹旅游扶贫区、凤凰山生态旅游区、杨明堂小学等地区,从党建建设、荒山促耕、危房改造、旅游发展、人文教育等多角度全面深入到临洮扶贫攻坚的各个领域。在与扶贫干部、当地农户和招商引资企业家交流中,作家们感受到,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临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文学的笔触不应忽略临洮这片土地的发展进步,应该用散文、诗歌、非虚构、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为社会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易感知的乡村扶贫图景,生动记录临洮干部群众艰难卓绝的创造,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

平安集团建设投资的直播课堂

太石平安智慧小学揭牌仪式

合影

土地上的勤劳之花,文学中的现实富矿

 为了解临洮县扶贫攻坚具体落实与更多细节,收集生动真实的故事,挖掘丰富文学素材,作家们深入到乡村农户家中,感受农户实际生活,与朴素的农民聊家常,聊日子,聊他们心中的扶贫攻坚。

 包家山农户申韦娟家里的窗台上,有很多干制的乌龟背壳,是给丈夫治病用的。丈夫患有肝硬化,曾经因车祸左臂骨折的申韦娟一人撑起了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扶贫政策把我扶了起来”,申韦娟看起来很乐观。在她家不大的房间里,申韦娟告诉作家们,在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能够享受精准扶贫带动型专项贷款和医疗门诊保险。由于土地气候适宜,自己种植百合,政府出台的奖励扶持办法帮她扩大了种植面积,实现了结构优化调整,全家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2212元增加到9600元。生活慢慢变好,申韦娟还当选了村妇联主席,通过讲习所向大家传授百合种植经验,在她的示范引领下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刚开始的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马铃薯逐渐向种植百合和中药材转变,百合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3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先后帮助38户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17年在政府的牵头下,解决企业定向收购道路,利润可观。

 村民柏东河的家在山村一条土路的北侧,交通事故让他失去了一条胳膊,他意识到,要生存下去必须有个支撑,有项技能。时值县政府镇上建设肉牛养殖工作,镇上工作人员到家里为柏东河详细讲解市场前景,传授专业知识,柏东河开始了养牛之路。当陈亚军问起家里谁劳动最多时,发现柏东河的爱人要比他更为辛苦,每天4点起床做饭,喂牛,干农活。陈亚军说,与农户交流不仅让作家深知乡村的面貌与人文伦理,触动自己的更是农民简单而美好的生活准则——只要老人健康,爱人陪在身边,孩子茁壮成长,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最大期待与幸福。

 采风团还走访了村民刘彩琴等农户家庭,由于方言原因,交流有时并不顺畅,作家们努力听清村民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并与他们慢慢沟通,提出自己的问题,认真记录,为此行积累着临洮扶贫攻坚的文学故事。

 临洮县是中国平安驻甘机构实施落地的第二站,通过“三村建设工程”即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将“输血”式扶贫改变为“造血”式扶贫,助力临逃县落实脱贫战略目标。活动期间,临洮县委书记石琳、中国平安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蔡方方、中国金融工会副主席张亮、中国金融工会作协主席阎雪君与采风作家团深入“村官”项目临洮恒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教”项目太石小学、“村医”项目太石村卫生室进行了实地参观,详细了解临洮百合产业基地、太石小学平安录直播设备专用教室、科学素养实验室及太石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并为太石平安智慧小学、太石平安智慧村卫生室举行揭牌仪式。

 自2019年3月中华文学基金会与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开展“村暖花开”作家助力精准扶贫公益项目以来,先后与中国作协创联部、《诗刊》、《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单位共同组织作家深入走访贵州黔东南、广西百色和靖西地区、广东河源地区、江西赣州市寻乌县,围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进行专题采访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