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让扶贫攻坚的阳光遍洒草原

——“村暖花开•三村采风团”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
来源:中国作家网作者:陈泽宇时间:2019-07-18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作协与平安集团深入合作,开展“村暖花开•三村采风行”作家助力精准扶贫公益项目的启动之年。中国作协期待通过“村暖花开”作家助力精准扶贫公益项目的实施,更好地推动广大作家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一批为时代立言立信、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的文学佳作。自活动启动以来,“村暖花开•三村采风行”已开展五期,先后走进贵州黔东南、广西百色、广东河源、江西赣州、甘肃临洮等地。

7月12日至15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内蒙古文联、作协大力支持的第六期“村暖花开•三村采风行”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组织作家到当地精准扶贫一线进行专题采访。《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包银山,内蒙古作协秘书长赵富荣,作家王久辛、艾平、邰筐、张凯、海德才等,以及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陈遥,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等参加活动。

乌兰察布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之一,下设11个旗县区,其中8个国家级贫困县,两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全市户籍人口280余万人,常住人口仅有180余万人,近百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留下的人口多为妇女、儿童、老人,被戏称为“386199部队”。全市60岁以上农牧区低保老年人将近22万,属于经济较为落后、贫困人口较多地区。平安集团自2018年推动“三村智慧扶贫工程”,以“村官、村医、村教”作为三个主要方向,以智慧扶贫为核心,开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扶贫工程,不断加大对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采风团作家表示,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是当代作家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希望通过此次乌兰察布行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用手中的笔书写新时代内蒙大地的美丽篇章。

“我又能看到篮球在飞”

作为健康扶贫的重要帮扶方案,乌兰察布市平安集团“村医”工程以“村卫升级”“村医帮扶”“医视平台”“医疗援助”4大医疗服务升级行动为中心,为村民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同时对千余名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提升贫困地区整体医疗水平。在乌兰察布市“村医”工程中,平安集团重点携手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深入乡镇、牧区,开展“光明行”项目,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展开白内障术前筛查,并计划于三年内为乌兰察布市1000位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治疗。

13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参与“光明行”项目的乌兰察布朝聚眼科医院,看望术后恢复的白内障患者,并与院方代表座谈。

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左一)与《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右二)共同为做完白内障手术的郝共考老人揭开纱布

71岁的郝共考老人在7月9日入住“光明行”病房第26号病床,在此之前,白内障已经困扰了他很多年。郝共考曾经是一名乡村学校的体育老师,常带着学生们一起打篮球。看篮球从空中划过,是他难忘的美好记忆。郝共考的手术很成功,手术过程不到十分钟,经过了三天的恢复,摘下眼罩的一瞬间他说自己仿佛获得了新生,“我以后又能看到篮球在飞了!”

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右三)到病房了解患者情况

像郝共考这样被白内障困扰的老人不在少数,内蒙古地区高纬度、高海拔、日照时间长,是老年人白内障病情高发区。朝聚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张波州说,眼睛是人类感知世界最重要的器官,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健康的视力,既能让他们重新看到家人朋友和美丽的草原,也能让他们看到祖国当今的繁荣发展。在实施“光明行”项目的过程中,医疗队伍遇到过孤苦无依的“五保老人”,遇到过听力视力双重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无助老人,也遇到过家徒四壁、视力逐渐下降却无力手术的空巢老人。朝聚眼科医院乌兰察布分院院长白斯日古楞说,“光明行”项目让老年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救助了一双双眼睛,温暖了一个个家庭,“这不仅仅是一次手术的机会,更让他们重新拥有了生活的尊严。”

采风团与朝聚眼科院方代表座谈

作家艾平在听完朝聚眼科医院救治白内障患者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从医生和牧民之间的故事中,我体会到了人骨子里的淳朴与尊贵,听完他们的讲述,我仿佛听到了患者重见光明时充满幸福和真情的呼声。”艾平谈到,如果作家不走进大地深处,就无法触摸到生活的温度,因为细节是文学的支撑,掉书袋和闭门造车式的写作永远不会真正成功。“在草原上,我们获得了现实故事,现实和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有机体,更显厚重和深邃。”

借助产业扶贫,提高贫困户收入

13日下午,采风团一行来到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采访产业扶贫案例。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该公司依托中国燕麦黄金产区乌兰察布阴山南北优质的燕麦资源,拥有集燕麦多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燕麦文化与推广一体的燕麦产业运营平台,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燕麦片单体生产空间。平安产险通过“扶贫保”模式撬动银行资金为阴山优麦企业提供免息免担保的扶贫贷款,帮助企业发展产业。同时,通过设置保底回售价带动贫困户进行农业生产、为贫困户提供用工岗位、贫困户土地流转增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扶贫助力。截至6月底,阴山优麦产品已累计销售1500万元,为贫困户实现年均增收4670元。

采风团走进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

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右一)听取介绍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左一)与作家邰筐(右一)、中华文学基金会项目负责人赵蓉(右二)交流产业扶贫

作家、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张凯、海德才参观阴山优麦食品公司文化展陈

采风团一行与阴山优麦负责人座谈

“车一到察哈尔右翼中旗地界,我就看到了一片片挂满绿色铃铛的裸燕麦,微风一吹如绿纱遮野,清爽无比。听了阴山优麦公司董事长的介绍,才知道中国独特裸燕麦营养价值高于外国燕麦,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来参加采风的作家邰筐对阴山优麦产业扶贫项目很感兴趣,他说,“阴山优麦公司的发展历程让我很受教育,从他们身上真正看到了精准扶贫政策在这里开花结果,还看到了乌兰察布人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志气和才智。为了开发市场,创业者亲自背着包到国外去跑市场,学技术,自己富裕了不忘乡亲,带动周边几千贫困农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一定要把这种不忘初心、回馈社会的精神写出来。”

“娶媳妇时家里都没建过这么好的房子”

14日一早,采风团深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最北端的土木尔台镇,了解当地异地扶贫搬迁的情况。

土牧尔台镇属于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多为汉族,以农业作为主要谋生手段。但当地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村庄居住分散、住房条件差,90%的常住户居住危土房。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土牧尔台在脱贫攻坚中全面实施易地搬迁工程。2016年以来,全镇共撤并了50个自然村,新建集中安置点30个,分散安置点10个,共新建住房2326户。

掠影易地搬迁前后的土木尔台镇

土木尔台镇党委书记谢文君(中)介绍异地扶贫搬迁情况

新建成的土牧尔台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是适应小村整合、易地搬迁、集镇扩容的需要而兴建的一处全旗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现已实施通水、通电、排水排污以及道路硬化工程,并配备有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平安集团为土牧尔台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提供了园区绿化、新能源路灯、配套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并协助当地现存小微企业实现产品线上销售,协助扶贫合作企业搭建电商“精准扶贫专区”。据镇党委书记谢文君介绍,完成易地搬迁之后的土木尔台镇2018年人均收入人民币六千多元,2019年有望达到人均八千元左右。

采风团作家与土牧尔台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村民宋佃林(右一)、付吉民(右二)交谈

在与当地村民交谈的过程中,采风团作家们被村民们对搬迁后新生活的热情深深感染。仅看外表,是在难以相信付吉民是一个已经经历四次手术的肝癌患者。被问及搬迁后是否住得惯,他开心地说:“娶媳妇时家里都没建过这么好的房子。”村民宋佃林和吴悦都已经年过六旬,子女在外地工作,一年中只有中秋和过年两次团聚机会。如今他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地理距离已经无法阻隔亲人之间互诉思念——“我们随时可以和孩子们视频嘛”。作家王久辛认为,在内蒙古大草原深处的异地扶贫搬迁比在其他地区更为困难,但土牧尔台镇的村民并没有因搬迁产生不适,反而过上了越发幸福、富足的新生活。“与阴山脚下的农牧民零距离的倾心交流,仿佛触摸到了共和国这棵大树的根系。把根留住,就是我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最大的动力和目标。”(陈泽宇)

“村暖花开•三村采风团”乌兰察布站全体成员合影

采风团成员与平安集团工作人员在阴山优麦食品公司合影

采风团成员在土木尔台镇移民新村卫生室前合影

(摄影:康有胜、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