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化润疆—中国“文学之乡”授牌仪式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举行

来源:中华文学基金会作者:中华文学基金会时间:2025-07-01

6月24日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祥云湖广场华灯璀璨、书香四溢,这座军垦新城成为中华文学基金会授牌的新疆首个中国“文学之乡”。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宣传部部长刘见明出席授牌活动并讲话。七师胡杨河市党委书记、政委李华斌致欢迎辞。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石厉宣读了授予第七师胡杨河市“文学之乡”的批复文件。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讲话(刘笑天摄)

邱华栋表示,中国“文学之乡”落户第七师胡杨河市是国家文化润疆工程在兵团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师市要充分发挥文学的聚合效应,以文学为桥梁,搭建起兵团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期待兵团能通过培植本土创作力量讲好兵团故事、中国故事,使文学成为凝聚文化认同、带动产业发展的精神纽带与时代助推器。

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宣传部部长刘见明讲话(刘笑天摄)

刘见明表示,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组织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兵团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要以此次授牌为新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创作导向,将文学创作与文化建设、文旅融合紧密结合,持续深化中国“文学之乡”品牌建设,让文学成为滋养各族群众精神家园的源头活水,为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让兵团文艺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七师胡杨河市党委书记、政委李华斌致欢迎辞(刘笑天摄)

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宋学华主持(刘笑天摄)

第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宋学华主持了本次授牌仪式暨活动,他说:“中国‘文学之乡’的授牌是对胡杨河市深厚文学底蕴与丰硕创作成果的认可。我们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持续深化文化润疆工程,依托育才图书室和名家工作室等文化阵地,培育更多本土文学人才,孵化更多反映军垦精神、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同时,我们还将大力推动文学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把文学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让‘文学之乡’成为展示兵团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闪亮名片。”

兵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兵团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潘峰勤,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石厉,江苏省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伊犁州党委副书记赵庆红,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副书记、师长宋学华,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淮安工作组党委书记、组长顾强共同为15个基层单位育才图书室授牌。

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石厉宣读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七师胡杨河市中国“文学之乡”的批复(刘笑天摄)

中国“文学之乡”,这个在中国作家协会领导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具体实施的文学公益项目,自2011年诞生以来,已为全国23片沃土注入了蓬勃的文学力量。它不仅是荣誉,更是撬动一方文化繁荣与产业振兴的支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作为第24个中国“文学之乡”,中华文学基金会共捐赠胡杨河市250多万元的精品图书,为胡杨河市建立了15个育才图书室,落实“基层文学扶持公益计划”,如源头活水,进一步培育滋养第七师胡杨河市文学的土壤。

第七师胡杨河市人文底蕴深厚,是“戈壁母亲”的故乡,素有军垦文化新城的美誉,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豫剧传承基地”也落户于此。这里文学氛围浓厚、名家辈出,从长篇小说《古玛河春晓》到《戈壁母亲》《热血兵团》等热播影视作品,韩天航、陆天明等数十位文艺名家从这里走出,多人次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奖项。

授牌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致敬“戈壁母亲”主题诵读展演等活动。

一审:刘    娜

二审:程    胜

三审:安亚斌